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在近期表示,比亚迪现有插电式混动版车型基础上,将加推DM-i版平台车型,该平台在油耗、NVH等方面会有提升,新的架构规划将在4月份宣布。
现在造车行业里被提到最多的词就是平台二字,厂商给出的解释是提升效率、优化车辆等一系列概念宣传,那平台化对于汽车发展的作用有多大,实际意义是什么,这其中会涉及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有多少?
汽车平台化的概念最早由大众提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汽车生产效率,降低开发成本。概念诞生初期,同平台汽车只是简单的共用底盘部件,但随着技术进步,平台的实质应用发生了改变。
相同平台生产的汽车并不意味着底盘、结构就一定相同,而是每一个架构上的零部件都有相应的设计自由度,工程师可以根据车的不同定位,在同一平台上通过不同的零部件模块组合,设计出更多不同特性、不同档次的车型,形成模块化生产。
耳熟能详的就是大众MLB平台,得益于MQB平台底盘结构灵活的特点,只要变换轴距,匹配不同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就可以生产出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车型,从A00级车到B级车都可以在MQB平台上实现生产。通过平台战略的实施,适应全球不同市场需求,打造丰富的车型种类,加快新产品推出的速度,同时节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成本,让大众集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现在市场竞争激烈,汽车主机工厂巴不得每个月都要推出新车,如果每台新车都要建造一条生产线,可能卖车赚的钱都不够这条生产线的费用,所以这就是平台出现的根本矛盾所在。
简单来说平台就是模块化生产,在这条生产线上可以生产出多种不同的车型,把汽车制造分成很多种模块。平台上不同车型很多地方是相同的,相同的部件可以单独集成一个模块,避免重复性的生产线建设,而且最大程度利用了独立模块,模块配件的生产量高了,成本也降低了。
平台化生产对汽车制造商控制利润有极大的帮助,但是平台化生产同样存在缺点。随着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汽车制造商将不同级别的车型放在相同平台上进行管理,对单款车型的重视程度降低,所有车型都开始趋于同化。
此外越来越多的车型放在同一平台上,一旦产生设计缺陷,影响面可能波及到整个平台涵盖的所有车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丰田因"加速门"而进行的大规模召回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召回了近900万辆缺陷车型,造成巨大资产损失,品牌形象也备受冲击。
总体来说,汽车平台化已经是正在行驶的高速列车,虽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弊端,但仍然是大势所趋。同样对于消费者而言,虽然平台化生产出来产品相似性高,缺乏个性,但最终拥有的是价格下降和平价维养的实质优惠,相较之下个性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