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床:最理想的卧具
2020-03-24 21:38:28   

原标题:罗汉床:最理想的卧具

罗汉床,是我国古代卧式家具中的典型代表,是古老的汉族家具,称之为床,其亦为榻,被王世襄先生称之为 "最理想的卧具"。

“ 罗汉床”这个词非常俚俗,至今没有学者能够很准确地解释出它的来历,有人认为它是从弥勒榻转换而来。

【弥勒榻】是什么?它很像佛教中的须弥座,是一个平面,没有围子,后来加上围子就叫罗汉床,人坐在上面,就跟弥勒佛一样。

(明正统元年版《新编对相四言》内页所示之【床】)

随着人们的审美和生活习惯的不同,简约之风兴起,箱型榻中间用于支撑的腿足逐渐减少,甚至完全省略,只留下最外侧的腿足。

比如明代崇祯朝的《金瓶梅》刻本插图中,这种直足内翻马蹄的床俨然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样式。

《金瓶梅》刻本插图

从金瓶梅崇祯刻本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床榻有着典型而清晰的特征:三围板及直足内翻马蹄。从插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罗汉床既可坐又可卧,为我们更深入了解古人又多了些依据。

罗汉床一般正中放一炕几,两边铺设坐褥、隐枕,榻前常置榻凳或踏几,放在厅堂待客,作用相当于现代的沙发。

明《五同会图》中两位官员坐在罗汉床上聊天

明清两代的厅堂,常以罗汉床为中心,是最为尊崇的私享领地,供主人和贵客使用。 明式罗汉床更是文人雅士的最爱,较之头把交椅更为闲适随意,独处宴乐两相宜。

文震亨《长物志》写道:

古人制几榻,虽长短广狭不齐,置之斋室,必古雅可爱。

除了厅堂,罗汉床也被文人雅士用于书斋,用以阅读经史、观赏书画、赏玩古董,坐卧凭依无不舒适,困了就在罗汉床上小憩一下。

每当有知己来访,便在罗汉床上招待好友;或将小炕桌放在罗汉床的中央,边品着香茶,边吟诗作对;或者下几盘棋,甚至来几碟可口的佳肴,对酌畅饮,乘着酒兴侃侃而谈。

(横屏查看)

《韩熙载夜宴图》

从《韩熙载夜宴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以榻或者罗汉床待客的场面, 这种 在罗汉床上待客的最高级别礼仪,在清代已成为定式。

近年来,中国古代家具热,正在海内外悄然兴起,大有方兴未艾之势。

在国外,中国古代的家具艺术,日益受到重视,明、清家具已成为国外收藏家的热门货。在国内,古风今渐,旧式家具的陈设已成时尚。而作为明清家具美学的典范的罗汉床,其收藏和审美一直备受关注。

LOT.1010

黄花梨三围屏独板罗汉床

尺寸:188×81×58 cm

估价:2,000,000~4,800,000 RMB

参阅: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图版卷丙5,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 年。

此罗汉床三围屏、软席面、直腿无束腰、罗锅枨加矮老等结构元素皆体现了明式家具之风格,从尺寸上看,介乎榻与罗汉床之间,曰“独睡”,三围屏为独板,不加雕饰,十分整洁,且大边、牙板以及四腿选材色泽统一,一木一器,纹理十分优美。

床身为无束腰直足式,素冰盘沿边抹,仅压边线一道,床面软屉,坐卧舒适,底有穿带支承。腿足用四根粗大原材,直落到地,足间施罗锅枨及矮老造型。

此床从结构到装饰,都简练至极,大到整体各部比例关系,小到足部的细微变化处理,可谓恰到好处,拿捏精准,且纹美质坚,美丽优雅,色泽怡人,令人在视觉上得到满足和享受,有隽永之趣,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拍卖场次:及木—正大明清古典家具专场

Ming and Qing Classical furnitures special field

拍卖时间:2019年7月29日(星期一)

MONDAY 29 JULY 2019

拍卖地点:南京市秦淮区状元境9号,南京状元楼大酒店

Auction Site:Mandarin Garden Hotel No.9 of Zhuangyuanjing Rode,Qinhuai District,Nanjing

穿过历史的尘埃,无论时光如何流转,罗汉床中最为经典的明式三围屏独板罗汉床至始至终都深受藏家喜爱。

其简练的线条和自然质朴的木材纹理,犹如两宋五大名窑的瓷器,以优雅的造型和清丽的釉色见长,绝非花里胡哨百花争艳的媚俗。

而此款罗汉床可以说追求简约的极致。

试想在这样一张罗汉床上,正中置一炕几,既可依凭,亦可放置茶具。将其陈设在厅堂上,素雅端庄,光润莹亮。

或盘腿而坐,品茗对弈;或置于高斋,酣然入梦,明式家具中所展示的明清一些文人“自心是佛”、安静闲恬“清净心”的遗韵,也随着和缓的清梦悄然而起,让人心境安逸,心悦神怡。

《天水冰山录》中的记载:嘉靖年间,大贪官严嵩被抄家,金银玉器自不必说,让人惊诧的是竟还从他家抄出了640张床。

我们无法想象,他就算是一个贪官,也犯不着搁这么多床,原因就在于,床是一份非常重要的财产,它的艺术价值及社会地位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远远要高。

编辑:百木汇 来源:互联网 侵权请告知

24小时服务法律热线:0531-8096167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9 莱芜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