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想心情好、吃饭香,重点疏通这几条经络
2020-03-11 14:06:13   

懂得了「木」的特点,明白了春季饮食、起居原则,下面我们来了解经络养生之道。

春天是养肝胆的季节,还要照顾一下肾经因为水生木,而木克土,肝气过旺横犯脾胃,同时三焦经的通畅也有利于舒缓情绪,春季里保持肝经、胆经、肾经、脾经、胃经、三焦经的畅通既促进生发又可避免生发太过。

当然身体是整体,十二经络的易堵塞穴位最终都应该畅通。

01

肝经疏理方法

探查部位、手法及感受

探查线路

穴 位

位 置

肝经大腿线路

阴包穴

屈膝,大腿内侧膝关节上4寸处

肝经足背部分

太冲穴

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疏理手法、感受

1、自我操作时坐在床上,两脚掌相对并在一起,握拳用同侧的掌指关节由上向下轻敲绷起的那根筋(这是肝经的线路)或者正坐位双脚着地,同侧小指掌指关节轻敲大腿内侧亦可,3—5遍后,「阴包穴」会有强烈痛点,严重者痛不可摸,多数人左侧痛感强于右侧。

很多爱好经络的朋友常发现按揉「太冲穴」时,没有明显的痛感,但身体却有肝火亢盛的反应,这是「阴包穴」堵塞,使肝气不能流注到「太冲穴」,肝气郁结在上,下面自然没有反应。

所以当把「阴包」疏理好时,再按揉「太冲穴」才会有感觉,此时再疏理好「太冲穴」,整个肝经的气即可顺畅、调达。

2、「太冲穴」的简单取法是在脚面最高点,大脚趾与二脚趾分叉处的凹陷中。自我操作时用食指向脚踝方向勾住此处然后点揉,如果有痛点可以用拇指向下点揉至趾蹼处的「行间穴」。此穴可泄肝火改善情绪异常、烦躁口苦、凌晨1点—3点钟易醒等症。

02

胆经疏理方法

探查部位、手法及感受

探查线路

穴 位

位 置

胆经大腿线路

风市穴

直立双手并拢在大腿外侧,中指尖下

胆经小腿线路

悬钟穴

外踝尖上3寸(4指宽),两骨头之间

胆经足面部

临泣穴

第四趾骨与第五趾骨交汇分叉处

疏理手法、感受

1、 正坐位,用同侧的指间关节沿着胆经大腿上端一直敲向膝盖3—5遍,多数人在「风市穴」会产生强烈痛点,与肝经相反右侧多痛于左侧,一般情况下3—5天痛感可消失。

2、疏理完「风市穴」,再用同侧的小指掌指关节,轻敲「悬钟穴」附近3分钟,有高血压、坐骨神经痛、寒气凝结之人,此穴反应会强烈,甚至于疏理后会出现结节,需按揉3、5次结节方可揉开。

3、耳鸣、偏头痛等胆经不通严重者,将食指立起来,放在四、五趾骨分叉处的「临泣穴」,轻轻点揉即会痛不可摸,需按揉3、5次。

素有胆囊疾患的朋友,在膝盖下方腓骨小头内下缘的阳陵泉穴会有痛点,在治疗胆囊疾患同时可以配合这个穴位。

03

肾经疏理方法

探查部位、手法及感受

探查线路

穴 位

位 置

肾经内踝部分

大钟穴

足内踝尖与跟腱连线中点下0.5寸,骨头上缘

肾经内踝部分

水泉穴

足内踝尖与足跟尖连线的中点

疏理手法、感受

1、拇指或食指顺着跟腱内侧向下轻推至骨头处停住不动,按揉「大钟穴」一分钟,如有刺痛的感觉,说明肾经堵塞,可能会有尿频、尿急、腰酸、咽痛的症状。

2、「水泉穴」为肾经的郄穴,为肾之气血所深集之处。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水泉穴」,如果肾气弱,有尿频、尿急、手脚凉的人,此处会酸、胀痛,初次按揉后可能有红肿,勿惊慌。

04

脾经疏理方法

探查部位、手法及感受

探查部位:

探查线路

穴 位

位 置

脾经小腿线路

地机穴

胫骨内侧缘,膝关节内侧下3寸(4指宽)

脾经小腿线路

三阴交穴

胫骨内侧缘,内踝尖上3寸(4指宽)

脾经足内侧线路

太白穴

足大趾后,内侧核骨下,赤白肉际陷中

脾经足内侧线路

公孙穴

太白穴后一寸

探查手法、感受

1、脾经自我探查线路以小腿内侧这一段为主,微微弯腰,沿着胫骨前缘用同侧掌指关节或翘起二郎腿用对侧掌指关节从膝关节由上至下一直轻敲至内踝,注意紧贴骨头下缘不要敲到骨头上,大多数人疏理3—5遍后在膝关节下方的「地机穴」有痛感。有一部分女性朋友在内踝尖上4指宽的「三阴交穴」有酸痛的感觉。

「地机穴」是脾经的郄穴,内踝上3寸的穴位是著名的「三阴交穴」。「地机穴」,顾名思义是「大地的机关」。这个穴位太好了,脾属土,只要脾的功能有一点儿变化,「地机穴」会最先有反应。气血功能相对旺盛人的这个位置胀痛感明显,如果气血虚弱、有过失血、严重脾虚的人则酸痛。

「三阴交穴」是脾经、肾经、肝经三条阴经交会之处,故有「三阴交」之名。多数女性此处酸痛感明显,这是因为受寒、劳累、情绪波动等因素直接影响女性肝、脾、肾三个脏器。所以妇科有问题时,要照顾好这个穴位。

2、脾经在脚内侧的穴位也有反应点,常常给我们提供脾虚信号的是「太白穴」或者「公孙穴」。「太白穴」在大脚趾后的核骨后面,赤白肉际处,「公孙穴」在「太白穴」后一寸。

我们用拇指按揉时,经常是哪个穴位更疼就按揉疏通哪一个。据说「太白穴」可以双向调节血糖,「公孙穴」可以双向调节肠道功能(便秘、腹泻均可在此处寻找痛点),建议有糖尿病、便秘、腹泻症状的朋友可以尝试找找痛点。

05

胃经疏理方法

探查部位、手法及感受

探查线路

穴 位

位 置

胃经大腿线路

髀关穴

腿根中点下2寸(3指宽),偏外侧

胃经大腿线路

梁丘穴

髌骨外上缘直上2寸(3指宽)

胃经小腿线路

丰隆穴

外踝尖与外膝眼连线中点,胫骨前脊外2横指

疏理手法、感受

1、正坐位沿大腿中线偏外侧一线,由腿根至膝盖用双手小指掌指关节轻轻敲打3—5遍,在腿根中点下面3指宽的地方或者髌骨上3指宽处有明显痛感。

腿根中点下3指宽的地方我们称之为「髀关穴」。胃有隐患时,此处的反应十分强烈。一般时候「梁丘穴」痛感没有「髀关穴」明显。「梁丘穴」是胃经的郄穴。有救急的作用,止胃痛效果很好。

初次探查的朋友,如果胃有潜在疾患,在这两个部位其中一个会有痛点,或在左侧或在右侧,两侧全部有反应的人不多。

急性胃痛发作或者前额部头痛者,这个线路上必有痛点,严重者会痛不可摸。当把经络堵塞之痛点经过敲、点、揉疏通之后,上述症状会缓解。

2、形体偏胖者,由于体内痰湿较重,沿着胃经小腿部分也是由上向下轻敲,丰隆穴会有反应。「丰隆穴」是化痰要穴,不论是我们能咳出的有形之痰还是体态肥厚的无形之痰,经常疏理这个地方益处颇多,初次疏理此穴可能有红肿的现象,严重者还会影响走路,这也是正气足的表现,不要恐慌,一两日也就没事了。

06

三焦经疏理方法

探查部位、手法及感受

探查线路

穴 位

位 置

三焦经前臂线路

四渎穴

前臂背面正中线,肘横纹下2寸(3指宽)

三焦经前臂线路

消泺穴

上臂外端中点处

疏理手法、感受

1、前臂微曲,掌心向下,另一只手的小指掌指关节沿前臂背面正中线从肘至腕轻轻敲打,在肘关节下2寸的「四渎穴」有强烈痛点。多数人左侧痛感严重于右侧,三焦经对气的循环和水的代谢都有调节作用,人一旦有情绪波动,此穴立即会做出反应。

2、如果有心烦、易怒口苦、耳鸣的情况但「四渎穴」没反应,就像其他经络那样向上探查。在手臂外侧紧贴肱骨中点处的「消泺穴」有痛感,会越敲越疼,甚则难以忍受,探查疏理时常常有红肿出痧的现象,莫大惊小怪,欠了身体的债,早晚要还啊,经络疏通后红肿就消失了。

春季,肝阳易上亢,素有高血压,心脏病,肝胆脾胃疾患、糖尿病以及偏头痛的朋友,更应该每天疏理上述经络以防患未然。

每天疏通三条经络的易堵塞穴位,每个穴位按揉两分钟,每天若干次,坚持一段时间,六条经络也就疏通了。

有的朋友在疏理肝经、胆经的同时,会出现打膈、放屁等排气现像,有的人第二天大便呈黑色,这是因为胆经淤毒经肠道排出而产生的,不要惊慌,过几日也就没事了。如有胆囊疾患的朋友,膝盖下方「阳陵泉穴」可能会有痛点,可以一并敲揉疏通。

经络畅通、适量运动、夜卧早起的作息时间、以素食为主的饮食,保持舒缓平和的情绪,我们要时时顺应春季生发的特点,在呵护健康的同时让生活充满智慧。

24小时服务法律热线:0531-8096167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9 莱芜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