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特荐!一口尝尽江南春,鲜到忘了肉滋味
2020-03-11 10:59:57   

春雷隆隆,唤醒土壤里的生命。这时, 临安竹林里的春笋,终于冒出了尖。

笋农阿叔,等了整整一个冬天,自己都没来得及一饱这口山鲜,就给我寄了箱。

宅家这么久,哪都不能去,菜也囤着吃,可把我憋坏了。这箱春笋的到来,简直是喜从天降。

根部还带着点泥土的笋儿,剥开壳,清冽的鲜香立马迎风袭来,把我带到了那片江南竹林。

我迫不及待就做了一道“五花肉炒笋”。简简单单的家常菜,全家人却赞不绝口。

笋的鲜,中和了肉的腻。原本普通的五花肉,竟同时有了丰腴、清爽两种矛盾风味,入口一点也不腻,口感还异常丰富。

而笋除了鲜,沾染上肉的油脂后,又添了更诱人的香。一片笋+一块肉,荤素结合咬下去, 脆、香、爽,舌尖仿佛绽开了缤纷万朵鲜!

就这一碟菜,竟然让我们都多吃了2碗饭。春天,就这样意外而至了!

提到江南三月春,美景千万,可食客们却只惦记江南深山里的春笋。

因为在会吃的食客们眼中,春天必吃的一道菜,就是春笋。

和超市常年都有的食笋不同。普通食笋入口很涩,渣很多,味道更是因为冷藏太久,而早已没了鲜气。

唯有春笋,才是春天独有的时令美味。

尤其是江南的春笋,当年郑板桥吃过都念念不忘,写下“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其中,杭州临安天目山九狮村的春笋,就以鲜天下而得名。

不仅食客盼求,就连《舌尖上的中国》“时节”一集都到此寻春,特别介绍。

▲《舌尖》中介绍浙江临安九狮春笋

这里的笋,不同它处。

一般食笋都要过水去涩,而它挖出即可生吃——类似梨子的口感,汁水迸发碰撞, 鲜、脆、甜、爽!

仿若嫩芽冒头时,春雨刚好落下,让我莫名想起广东人用来形容少女的谣唱:十八岁,卜卜脆,一切妙不可言。

除了炒肉,用它配煮咸肉,焖煮一锅“腌笃鲜”。(腌笃鲜,江南特色菜,春笋、腌制过的五花肉和其它鲜肉类一起小火焖煮)

汤白汁浓,肉的浓烈与笋的清新,相互对抗的同时相互交融,秘密进行着荤素间的博弈。

头一回, 肉质酥肥,却抵不过笋鲜脆嫩。连不爱食素的孩童,也破天荒忘了肉,夹着一筷子笋儿塞满嘴,咂巴着多要一碗饭。

“人止食笋而遗肉”“每日逢加餐,经时不思肉”,原来真不是说说而已。

与暖棚笋不同,临安春笋生在中国竹子之乡,天目山遍地都是青翠竹林。

这里黄泥土覆盖率远高于其它地区, 黄泥越厚,笋越肥且越脆,因此出了这山没这味。

可村民们深知:极致的美食,只留给珍惜之人。

山野的春风吹来都市,新芽冒起、花儿绽放, 春天就该这般“鲜”!

24小时服务法律热线:0531-8096167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9 莱芜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