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再近一步,尿液诊断前列腺癌未来可期
2020-03-05 05:59:09   

近年来,液体活检技术发展迅速,临床研究热度居高不下。

近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金梅尔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开发一种简单、无创的液体活检方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该方法可以从尿液中的核糖核酸和其它特定代谢化学物质中检测出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相比于欧美国家,我国前列腺癌早期发现难,就诊时70%以上已是中晚期。

目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早期检测和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标。

PSA是主要由前列腺分泌的一种物质,在临床中,一般认为PSA是一种前列腺特异性的生物指标。发生前列腺癌时,可以观察到患者血液中总PSA明显上升。

然而,PSA是一个前列腺特异性,却不是前列腺癌特异性的指标。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等都有可能导致PSA升高。

由于PSA受敏感性和特异性影响,也无法区分惰性和侵袭性癌症。PSA是否会造成对惰性前列腺癌的过度诊断,也是当前PSA检测备受争议的问题。

目前,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的金标准,是唯一能够获取前列腺癌确诊信息的临床检测手段。

本次研究发现了尿RNA和代谢产物的癌症特异性变化,如果在更大的独立患者组中得到证实,这将使我们将来能够开发出针对前列腺癌的尿检方法。

“对前列腺癌进行简单、无创的尿液检查将是诊断上的重要一步。组织活检是有创性的,而且非常困难,因为它们经常会漏掉癌细胞,而现有的检测方法(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确诊癌症方面还有所欠缺。”该研究资深作者佩雷拉博士表示。

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意义十分重大,早期前列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在90%以上,甚至能达到完全治愈的可能。而前列腺癌一旦发展到晚期,生存率就会大大降低。

但这也不代表晚期前列腺癌无有效治疗手段。

针对我国为数较多的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目前临床上的标准治疗方式为去势治疗,即通过阻断雄激素,抑制前列腺癌生长。

目前,临床上常用药物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或拮抗剂。

由于GnRH激动剂治疗可能会引起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的短暂升高,进而引起睾酮水平升高,对于晚期前列腺癌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可能会加重症状,比如引起骨痛加重和骨髓压迫等副作用。

GnRH拮抗剂则可避免这一现象,它主要通过抑制血清睾酮水平,达到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生和转移的目的,且作用较稳定,一开始用药就可以对肿瘤细胞产生持续的抑制作用。

于2008年FDA批准的GnRH拮抗剂地加瑞克,也是我国首个一线用于前列腺癌治疗的GnRH拮抗剂,适应症为用于需要雄激素去势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

尽管前列腺癌治疗手段也在不断被突破,但我们仍期待新型的尿液检测技术能够早日问世,以帮助更多前列腺癌患者早期诊断。

24小时服务法律热线:0531-8096167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9 莱芜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