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有很多,如吸烟、饮酒、糖尿病、肥胖症等。但经研究发现,高脂血症、高血压和长期吸烟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这其中又以高脂血症为最主要的致病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的实质是脂肪类化合物(主要是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沉积在动脉血管壁的内膜上,并伴有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向内膜移行、增殖,形成纤维脂肪类物质斑块或粥样病灶,导致动脉血管壁增厚、血管变硬、管腔变窄,严重时局部斑块内膜坏死脱落,形成血栓——血管腔阻塞,是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变的重要病理过程。
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可以说是彼此影响。动脉粥样硬化会加重高脂血症的病情,高脂血症会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如主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四肢动脉粥样硬化等。其中以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危险,病情较严重时,还可能导致间歇性跛行,甚至脚趾或小腿坏死。
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已经被医学界视为直接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因素,而高脂血症正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条件。所以,注重高脂血症的防治,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维护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脂血症与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给心脏输送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死的一种心脏病, 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缺乏体力活动、精神过度紧张、冠心病家族史、口服避孕药等,其中高脂血症是引起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人类将近一个世纪的研究已证实脂质是AS的首要危险因子。近20年来的研究发现,血胆固醇(TC)的升高是较吸烟与高血压的致病因素而言,已成为更为重要的独立的致病因素;同时,高三酰甘油血症也与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由此可见,调整血脂在冠心病一级及二级预防中的作用与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调节血脂是防治冠心病最基本的疗法,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下降1%,则冠心病的发生率下降2%。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本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密切相关,但少数年轻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虽不严重,甚至没有发生粥样硬化,也可以发病。也有一些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虽较严重,却并不一定都有胸痛、心悸等冠心病临床表现。因此,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总的来看,以器质性多见。
众所周知,高脂血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在发病早期,并无任何明显症状,不宜察觉。因此,做好早期关注、检测与诊断是非常关键的。在日常生活中,定期进行血液检查是防治高脂血症的有效手段,不可忽视。
自我检测,及早发现高脂血症
关注身体健康,积极进行自我检测,对于预防高脂血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检查个人生活方式如养尊处优, 不爱活动,极少锻炼,应警惕是否患有高脂血症。
*回顾个人饮食习惯如多食肥甘, 嗜食快餐,饮酒无度,饱食,应注意是否有高脂血症。
*注意自我感觉如四肢乏力, 头晕目眩,视力下降,工作能力降低,应考虑是否有高脂血症,并须做进一步检查。
*警惕高脂血症先兆当发现自己肥胖, 且身体出现黄色瘤时,应去医院做血脂检查。
血脂水平分层标准(如图所示)
正常人对血脂测试内容的了解
20岁以上的人,都应了解自己的血脂水平,如果正常,可每5年复查一次。血脂的检查项目最好能包含以下内容: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三酰甘油四个项目。如果不能测四个项目,至少要测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有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吸烟等,那么就需要定期检测血脂,如每年检查一次。
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高脂血症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其根本在于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遍布全身,一旦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征兆,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甚至导致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危及生命的严重病症。
这个好习惯是:每天都要多饮水,因为水分可以调节身体里的血液浓度,让血脂的水平有所下降,水里加点黄花草油酸,该物质中的植物甾醇、亚麻酸、亚油酸含量丰富,可降低血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