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抗疫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医护人员驰援湖北,这其中,就有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五名医护人员。
吴秋成,中共党员,急诊科·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副主任,第一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
吴秋成同志在出征仪式上代表发言
在同事们的印象中,吴秋成平时总是一副待人友善、笑脸相迎的样子。急重症领域的工作强度大,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医护人员的精神常常高度紧张,作为科室副主任,他总是告诉大家要善于调整心态,培养胆大心细又积极乐观的工作状态,这也充分体现了他对于医疗工作的热爱。
吴秋成副主任在查看急诊留观患者
黄涛,急诊科、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副主任,第二批驰援武汉医疗队成员。作为分管急诊科的副主任,黄涛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地奉献在岗位上。他几乎每天六点半左右就来到医院,开始一天的工作,在同事眼中,他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永远在为科室的工作操劳着。
黄涛做进修报告
黄涛在大家的眼中是一个学识渊博、温文尔雅的绅士形象,不仅科室的医护人员被他圈粉,在大学的课堂上,更是“粉丝”无数,他也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黄叔”,他待人亲切的态度不仅让同事们一扫工作的劳累,也让患者们觉得这样的医生值得信赖。
黄涛副主任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工作照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黄涛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到达武汉雷神山医院后,他迅速投身到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热爱。
邢笑佳,急诊科·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主治医师,第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1月25日,吉林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由于夫妻二人均为医生,邢笑佳与爱人均停止休假,各自返回工作岗位中,将年幼的儿子托付给家里老人。在疫情爆发之初,他们夫妻二人便早有约定,如果有机会奔赴前线驰援武汉,一定积极报名,义不容辞。
邢笑佳同志在出征仪式上发言
就在去年,邢笑佳刚刚结束在中南大学湘雅二院为期一年的进修学习,如今又要离家驰援武汉,同为医生的妻子十分支持丈夫,但对于刚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又将失去一段美好的父子时光。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邢笑佳却说:从来不后悔这个决定,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本就是职责范围,能参与到救治危重症患者中去,更是光荣的使命。
邢笑佳与爱人在医疗队出征仪式上
刘晓睿,中共党员,急诊科、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长,第二批驰援武汉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刘晓睿2004年毕业后留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重症护理经验,她技术精湛,工作沉稳。2013年至今,她担任急诊科护士长,更是带出了一只团结向上、技术过硬、敢打敢拼的急诊急救护理团队。
科室代表在长春龙嘉机场为刘晓睿(左二)送行
刘晓睿(左一)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工作照
刘晓睿的丈夫是一名儿科医生,家里有一儿一女,孩子们从小在医学氛围里耳濡目染,深知父母肩上的责任。儿子得知妈妈将要驰援武汉时表示全力支持,他说:“妈妈放心,我会照顾好妹妹,听爸爸的话,乖乖等你回家。”临行前,这个小男子汉变身小话唠,对妈妈不断嘱咐。女儿因为年龄还小,只知道妈妈要去外地工作一段时间,虽然懵懂的眼睛里满是不舍,却也坚强的不哭不闹,让妈妈放心!
刘晓睿(中)与丈夫(左一)及科室主任房莉(右一)在出征仪式上
黄佰超,急诊科、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第二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在科室房莉主任宣布征集驰援武汉的护理人员时,他第一个递交了请战书。当时,大家对疫区的情况并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将要面临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主动请缨成为一个“逆行者”,展现了一个重症护理人的责任与担当。
黄佰超(右一)与科室主任房莉(左一)在出征仪式上
男护士在护理行业中十分重要,尤其在急重症领域,往往需要更多的毅力和体力。作为科室唯一的男护士,他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大宝”,1994年出生的他,年龄虽小,但在工作中却十分突出。当同事遇到困难时,他一定会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身高一米九四的他,工作中心思细腻,护理技术精湛。护理病患时事无巨细,应急处理时规范果断,交接班时清晰明了,工作踏实肯干、认真负责。
黄佰超(左三)在出征仪式上与科室代表合影
没有从天而降的天使,只有逆行而上的英雄,期待战场告捷,英雄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