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援鄂医疗队员,为在江汉方舱医院中区的患者送上了来自广东的“防疫香囊”,队员们纷纷希望借助这份暖心礼物为他们加油鼓劲,祝愿早日康复“出舱”。
据了解,早在2003年非典时期,就有用香囊为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辟疫、外治的事例。
香囊不但寓意着健康平安,还是民间传统的防病外治法之一,受到不少老年人的青睐。而各大医院的防疫香囊组方,又各具特色,老人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相应的药方,在家中筑起防疫“保护线”。香囊防疫历史悠久
我国使用芳香药物来预防时疫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佩带香囊、沐浴兰场的习俗。时至今日,香囊仍然是一线抗疫团队随身携带的防病用品。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传统医学门诊副主任中医师黄晓青表示,香囊不但可以健脾和胃、理气解郁、通窍醒神,更重要的是香囊中的药物会散发由呼吸道进入人体,可以兴奋神经系统,刺激鼻粘膜,使鼻黏膜上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抗体生成。这种抗体对多种细菌和病毒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于加快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毒清除,以及缩短病程,有着一定的作用。防疫妙方逐个数
据了解,除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外,广州市内各大三甲医院同样有其独特的防疫香囊配方。老人在做好隔离防护的基础上,通过日常随身佩戴及在家中特定的位置悬挂香囊,能有助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减少感染时疫的机会。但香囊毕竟为外治疗法,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孕妇、哮喘病患者及皮肤容易过敏者要注意慎用。
下面,广州各大中医专家将为大家倾“囊”相授防疫妙方。方舱防疫香囊(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传统医学门诊推荐方)
药物组成:苍术、羌活、柴胡、大黄、细辛、吴茱萸、佩兰、艾叶、薄荷等。
功效:健脾和胃、理气解郁、通窍醒神。
使用建议:香囊可以随身携带,还可以挂在房间内。一般预防有效期在15天左右。抗疫清瘟香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推荐方)
药物组成:苍术、藿香、薄荷、柴胡等。
功效: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燥湿醒脾。
使用建议:外用,可适当鼻闻。气味变淡时,应适当揉搓香囊。日常佩戴或放于室内、车内近人处,或放于枕边。抗疫减压助眠香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医科推荐方)
药物组成:檀香、香薷、白芷、丁香、合欢花、玫瑰花、紫苏叶、琥珀粉、薰衣草等。
功效:芳香辟秽、安神助眠。
使用建议:粉碎成粗末,装香囊袋,放床头,一周换1次。避瘟中药香囊(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推荐方)
药物组成:羌活、大黄、柴胡、苍术、细辛、吴茱萸等。
功效:调理机体,预防瘟疫。
使用建议:可佩戴胸前或置于口袋、枕边、屋角、车内等处均可,顾护周身,防止戾气侵入,可用于预防冬春季节多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每日取香囊频繁鼻嗅,如对药物有过敏者,可仅佩戴,不用鼻嗅。中药防疫香囊(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体检中心推荐方)
药物组成:厚朴、苍术、丁香、乳香、藿香、木香、白芷、薄荷、冰片等。
功效:辟秽除浊,燥湿消痰。
使用建议:佩戴于胸前,通过嗅吸药物所散发出芳香气味,而起到辟秽除浊的目的,需要10天换药1次。庚子年辟瘟香囊(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推荐方)
药物组成:羌活、吴茱萸、紫苍术等。
功效:驱瘟避秽。
使用建议:可挂于胸前或放置于上衣口袋、卧室床头、书房书桌、办公室、汽车内等空间相对狭小的地方,祛疫防病。防流感保健香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推荐方)
药物组成:藿香、苍术、艾叶、荆芥、桂枝等。
功效:祛风散寒、温中健脾。
使用建议:可放在房间内、车厢内,或悬挂在床头、背包上,一般建议10~20平方米的面积内放置3个。
指导专家/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传统医学门诊副主任中医师 黄晓青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 洪敏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 梁东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邝秀英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林嬿钊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体检中心主任 林晓洁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中医师 边江红
文/健康参考全媒体记者陈晓琨
通讯员/高龙 余子媛 伍晓丹 锁卓琪 宋莉萍 查冠琳 金小洣
图/来源网络
编辑/朱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