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球迷指出,李铁最新确定的国家队名单中,U23队员荡然无存,选择有时偏颇,未能兼顾到年轻球员的成长需要。显然,这种“杠精”型评论,不必特意回应。
从国奥队和国家队这么多年的历史交错来看,在目前的青训体系和联赛水平下,当届国奥队员从来不是国家队的第一梯队,一般他们都要经过三到四年的联赛的磨砺,才有可能在国家队占据一席之地。准确的说,国奥队员是下下一届世界杯的主力成员的概率是最大的。人才井喷的2000国奥,在2004亚洲杯迎来爆发
这一届国奥队人才济济,现任国家队主帅李铁、女足主帅郝伟等都是来自这届国奥队。他们在巴西经过了三到五年不等的历练,有的在1997年就回国助理备战1997年十强赛的国家队,但很可惜,李金羽和张晓瑞还有隋东亮等,并没有成为2001米卢国家队的常备军。
2004年本土进行的亚洲杯才成为这批1977、1978年龄段队员的汇报演出,孙继海、李金羽、郑智等,星光灿烂,也成为了1971、1972年龄段球星范志毅、郝海东、李明等在国家队的唯美绝唱。
奥运夹缝年的郑智是中国足球20年一遇的球员
换句话说,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而生的1981年龄段的国奥队,当时很少有U23队员入选这届亚洲杯的国家队队员名单。中国的球员受累于青训水平和联赛水平的双重桎梏,确实难以出现太多在23岁左右的年龄有高水平表现的球员。冲击2018世界杯的国家队队员,基本以2012年国奥队的队员为主体
中超联赛进入80亿时代以后,随着联赛外援的不断升级,联赛的锻炼水平也越来越可观,但青训的基础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日之功。因此,里皮执掌国家队的时代,国家队的主力很少有冲击2016里约奥运会国奥队的队员,廖力生、王上源等也是星光暗淡,占据主力位置的还是张琳芃、尹鸿博、李学鹏等1989年伦敦奥运会国奥队的主力队员。
廖力生当年的3个任意球破门也未能挽救低谷的国奥
因此,目前李铁的这个国家队阵容深刻的反应了中国足球青训实力和联赛水平的现实发展程度,朱晨杰、杨立瑜、陶强龙等U23球员的缺席,不是李铁的本愿,确实是中国球迷必须接受的现实。这届国家队刘云、冯劲都算年轻球员,他们的发挥将决定中国国家队的水平。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国家队唱好外围赛的大戏,足协用心夯实中国足球青训的基础,中超公司把中超踏踏实实的经营好,这才是中国足球发展的正道。作为球迷,也不要指望拔苗助长式的中超出场政策,真的可以带来中国足球的“超级巨星了”。
2017年3月击败韩国的国家队平均年龄高达2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