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看看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
引用自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内科学》
这其中蕴含着几个关键词。“一组”
“一组”这个词说明了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综合性疾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而起病,有多种发病机制,有多样的症候群,有针对病情的不同治疗原则和相应的治疗方法。此外,当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别的部位也会生病,我们将其称为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等,所以才会说是“一组”病。“多病因”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直到现在研究者们也不能完全解释清楚。不同类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又有所区别。总的来说,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但遗传和环境展开说又有非常多的因素,比如病毒感染导致胰岛β细胞损伤,肝脏、肌肉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等等。“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
在医院里通过抽血化验可以测到血浆当中的葡萄糖含量,这就是“血糖”。血糖是我们身体所需能量的来源。这就像汽车要发动必须提供汽油一样,非常关键。但当血糖超过正常值,就会对血液所流经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害,相当于你的心脏、肝脏等等都泡在糖水里。所以糖尿病的一个特征是“慢性高血糖”,但并不是唯一的特征。“代谢性疾病”
由代谢紊乱引起“症状群”是糖尿病的一个特点,血糖升高后会引起多尿,继而口渴多饮,此时外周组织对于葡萄糖的利用会产生障碍,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质代谢负平衡,继而患者会出现乏力、消瘦的症状,也因此常伴有易饥饿、多食,这就是大家常听到的“三多一少”,同时糖尿病还会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这是一组复杂的由代谢紊乱产生的症状,是糖尿病的一个突出特点。“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
这个机制比较复杂。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它经过血液循环到达体内各个组织的靶细胞,与特定的受体发生反应而发挥效应,从而促进糖原、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测血糖
那么,既然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疾病,为什么还要叫糖尿病呢?
这是因为人们最早发现糖尿病的时候,检测到这类患者的尿中带有甜味,并且有焦糖类的物质,所以才起了这个名字,就沿用至今了。不过,我们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对于这个病症的记载,叫做“消渴症”。
相信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大家对糖尿病一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糖尿病并不仅仅是“高血糖”。最后留给大家一个问题:很多人都觉得糖尿病是糖吃多了引起的,又有人表示自己最爱吃糖,每天都离不开巧克力、甜点,但却没有得糖尿病。你觉得糖尿病和吃糖多有关吗?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