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蕾利亚是芬兰和俄罗斯共有的一个小镇,曾经的纷争已经回归于和平。
卡雷利亚派是在1600-1700年间传入今天的芬兰东部地区的——
因为美味,继续名扬北欧,从芬兰一路传播到各国,甚至瑞典。
关于这它的最早书面资料,甚至可以追溯到1686年。
正宗的卡蕾利亚派面团是由小麦和黑麦制成的,成分是各自一半;馅料是大麦、黑麦、燕麦和豌豆面粉混合物,涂上黄油,不易腐坏。
而今,最传统的做法是黑麦做底,用大米做馅,再配上鸡蛋黄油。后者是芬兰菜中最受欢迎的创新之一,由黄油和煮熟的碎鸡蛋混合而成。
20世纪初,卡雷利亚派成为卡雷利亚文化的象征。出现在主要城市的许多糕点店。
今天我们的注意力全聚焦在它的外观上——
美食文化是和平友好的象征,芸芸众生皆以食为天。关于这派的互赠友好传说暂且不提,若想知其味,便让我们速速开始准备DIY的材料吧~
8-10片的配料
米馅:
150克短粒大米
300克水
50克无盐黄油
全脂牛奶
盐
面团:
100克全裸麦
50克小麦粉代替
3克盐
75 - 85克水
15克融化的黄油+50克用来刷的黄油
蛋黄油馅:
4个煮鸡蛋
120克常温无盐黄油
按口味加盐(可选)
胡椒粉(可选)
第一步,做米馅儿。
在平底锅中倒入水,用中火烧开。
加入米饭,煮5分钟。
把黄油和牛奶一起放进去,小火加热。
煮45-50分钟,不时搅拌。
米饭准备好后,用盐调味,混合,让它完全冷却后再填入派中。
第二步,做面团。
在一个碗里,加入黑麦面粉,小麦粉,盐,水和融化的黄油。
用抹刀混合,直到混合物变得紧凑。
继续用手揉面团,直到面团变硬,变成直径大约5厘米的圆柱体。
在刮刀的帮助下,切成8-10份。
在表面撒上面粉,然后幹至非常薄的厚度。
面团越薄,烘烤后就越脆。
第三步,烘烤。
预热烤箱至260ºC。将两个烤盘铺上烤纸,备用。
加入大米混合物,2勺左右,在边缘留出一点空间。
为了让派成形,把面团边缘折在馅上,从中间开始,一直到最后,做成花边。
放在铺有烤纸的托盘上。
对剩下的馅饼重复以上步骤。
烘烤14-15分钟后,面包就会呈现出金黄色,松脆的外壳。
第四步,烤馅饼时,可以同时准备鸡蛋黄油馅儿。
把煮好的鸡蛋切成小方块,和黄油混合。
第五步,把派从烤箱里拿出来,刷上融化的黄油。
用鸡蛋黄油覆盖或者用黄油刷一下,用布覆盖,放置一会,让它软化。
最后填上鸡蛋黄油馅儿,就可以吃了。
虽然看上去像没包亚实的饺子,但是颜值的确很萌有木有?
早餐零食两相宜,想品尝吗?现在就动手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