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已过,寒潮依旧,而中国新能源车主的寒心也是久久不能化解。每次到了寒冬,新能源车续航里程大幅缩水的弊病便凸显无疑。开着系能源车难过冬成了大家的共识,不但蓄电量大大缩水,想开个空调都需要考虑耗电量,也是让车主无力吐槽。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EV-TEST测评显示,如今国内的新能源车都有不同程度的低温缩水现象,其中影响最少的是比亚迪秦EV,常温下续航284公里,低温也在206左右。但也有诸如众泰E200一样缩水如跳楼的新能源车,常温下可续航159公里,而在低温下却只能跑11公里。基本上大多数新能源车,在零下之后,续航能力大多都下降到了百公里左右,不可谓不惨。
不过更让人寒心的是,这些测试数据还都是在不开空调的情况下测得的。和传统燃油车供暖采用发动机散热不同,新能源车想要开个暖风还要耗电加热,这么算来,除了上车带被子之外,冬天想开新能源车就基本靠抖了。
当然,冬天续航短也只是新能源车的硬伤之一,冗长的充电时间也是很多车主抱怨的因素。多数车主反应,到了冬天,自己的汽车基本上每天都要充电,而出门之后更让人紧张的就是找不到充电桩。这一系列的尴尬都让冬季成了新能源车的禁区,而想要改变这一处境,还要看电池及充电技术何时普及。
不过现在的车主也担心,就算有新技术出现,昂贵的改装费用也会让他们负担不起。这么来看,想要等到新能源车从续航残疾变成汽油车劲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