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在华年度首召:“销量造假/3系漏油”风波不断 品牌发展仍需稳健策略
2020-01-03 19:53:17   

搜狐汽车 / 汽车咖啡馆

1月3日,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因变速箱线束布线不当,企业将对部分进口宝马

M5(参数|图片)、M8(参数|图片)汽车实施召回,共计81辆。

自去年12月以来,这是宝马品牌在华宣布的第四次官方召回。

此前,2019年的12月19日和20日,品牌分别对进口摩托车、进口乘用车,以及合资品牌产品进行了3次召回。其中,因存漏油隐患,华晨宝马单次召回超31万台3系(参数|图片)问题产品。需要了解的是,2018年1月初,因同样原因,华晨宝马就对上一代3系进行过16504辆小批量召回。

与召回频发为品牌蒙上“阴影”相对的是,宝马正在全球中国市场迎来高光时刻。

不出意外的话,2019年,这一品牌将超过奔驰、奥迪,首次夺得中国市场豪华品牌的销量冠军。前11月,宝马以65.6万辆市场业绩,高于64.1万辆的奔驰,以及61.85万辆的奥迪品牌。

迟到的“漏油门”召回,无疑会对宝马高端品牌形象有所影响,但在全球范围内,这并不是宝马近月以来首次产生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2019年12月23日,宝马集团公开表示,公司正在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调查,称将“全力配合”。而调查原因,是因为公司销售行为或涉及销量“造假”。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监管机构怀疑宝马在美国市场存在“销售打孔”行为,即为了夸大销量,指使销售人员将还未售出的车辆登记为“售出”。与此同时,宝马还可能存在要求经销商将车辆登记为“租赁”的行为,随后再以二手车方式售出。出现这一情况,是因为“租赁”车辆也可算入车企销售业绩内。

根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的报道,早在2016年,宝马北美CEO路德维希威利施就曾经承认北美市场存在销量造假情况。

对于为何车企会在销量上铤而走险,SEC副主任奇恩曾表示“新车销量是评价一个车企业绩的关键数据,能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极大影响”。

目前,基于全球车市放缓,宝马集团整体销量增长正日趋乏力。诸如2019年1-11月,宝马全球共售229.62万辆产品,同比增长1.7%,这延续了2018年的1.1%持稳态势。而此前的2014-2017年,企业销量同比变化分别为7.85%、6.12%、5.34和4.05%,这均高于当前局面。

公开资料显示,过去两年中,受销售数据影响,宝马股价遭遇了较大幅度下探。2018年初,宝马单股交易价曾超过90欧元;2019年8月,这一数据仅为60欧元;近期,宝马股价稳定在73.5欧元上下,这相比最高点跌幅依然超过20%。

无疑,篡改销售数据的“尝试”,这是企业试图在财务数据上占据有利位置。毕竟,在四化变革的当下,新能源、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投入,需要巨额资本倾斜。

以2018年为例,宝马集团在资本支出、研发支出上明显高于上一年。其中,资本支出比率由2017年的4.8%上升至5.2%;围绕“A.C.E.S.”战略,研发上宝马共投入68.9亿欧元,这相当于2018财年总收入的7.1%,而这一比例在2017年为6.2%。

中国市场召回事件频发、北美市场承受销量“造假”阴影,如何用更为稳健的市场策略,在暂时放缓的车市中,寻求健康稳健的持续发展之路,宝马务须及时给出诚恳的答案。

24小时服务法律热线:0531-8096167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9 莱芜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