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走得飞快,虽然今年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位置大概率会被特斯拉夺去,但不管是从体量来看,还是从品牌影响力来看,比亚迪仍然是当之无愧的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军者。
但在燃油车领域,比亚迪的发展可谓是坎坷不断,唐、秦Pro等车型都表现不佳,而宋MAX在经历了短暂的高光时刻之后也落下了神坛。不过,好消息是宋Pro这款最关键的紧凑型SUV在细分市场中站稳了脚跟,中汽协数据显示,比亚迪宋Pro从上市后的第一个完整月开始,销量持续破万,上个月仅燃油版本的销量就达到了1.85万辆,这一成绩即便是在整个SUV市场之中也能排在前列。
产品竞争力不足,宋没有打好基础
2015年10月,比亚迪宋在北京上市,售价9.69-14.69万元,虽然售价并不算贵,但彼时的比亚迪已经不算强势,品牌影响力有所下滑。再加上1.5T车型并未提供自动挡,比亚迪宋的“第一炮”其实没有打响,月销量也就四五千辆。
第二年,比亚迪吸收了失败经验,不仅将价格降低到了8.99-14.99万元,而且1.5T车型也提供了自动挡版本,整车的竞争力提升了不少。而这次改款也是比亚迪宋唯一的高光时刻,产品力提升的同时,正好又遇到了购置税减半政策取消前的购车高峰期,最终实现了连续4个月销量破万的好成绩,当年12月的销量还达到了1.81万台。当然,这只是纵向对比宋此前的成绩而言,要知道,2016年12月大部分车型的销量都比较高,哈弗H6的销量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8万台!
此后,面对愈发强大的竞争对手,从2017年开始,比亚迪宋的销量就再也没有突破过万辆大关。即便比亚迪对宋进行了多次改款,并且2018年还将价格拉低到了7.98万元,但细分市场中的对手太多且实力太强,比亚迪宋一直没能重回主流市场。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上一代宋并不算成功,也没有给宋Pro打下一个良好的销售基础。那么,比亚迪宋Pro的热销,靠的是什么呢?
产品焕然一新,宋Pro以性价比取胜
在笔者看来,宋Pro的成功其实可以归结于两个点。
一个是整车设计。不得不承认,艾格加盟比亚迪之后,比亚迪的整体设计的确做到了焕然一新,宋MAX此后的车型几乎就没有不好看的,宋Pro也是如此。一方面,宋Pro的整体车身姿态很和谐,圆润的同时不失体量感,符合我们对一辆SUV的传统认知;另一方面,标志性的“龙颜”、悬浮式车顶的双色设计、贯穿式尾灯、立体的线条等细节设计元素支撑起了整车的时尚感。
也就是说,宋Pro的造型设计几乎做到了老少通吃,颜值比上一代提高了太多,而这一点,也正是宋Pro高关注度的主要来源。
另一个是性价比。首先,宋Pro的车身尺寸达到了4650*1860*1700mm,轴距为2712mm,相比同级车型要大上一圈。而较大的车身尺寸带来的最直接的优势就是更加宽敞的乘坐空间,这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无疑有着巨大吸引力。
其次,宋Pro的整体配置较高,全系标配了倒车雷达/影像、自动驻车、上坡辅助、无钥匙进入/启动、远程启动、8英寸液晶仪表、皮座椅、中控大屏、LEED大灯、自动空调等实用配置;而除了低配车型之外,其余车型也都配备了定速巡航、陡坡缓降、全景天窗等配置,给足了诚意。
第三,宋Pro的机械素质没有硬伤,1.5T直喷发动机最大功率160马力,峰值扭矩245N·m,匹配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底盘则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组合。从行驶感受来看,整车的动力输出线性、变速箱换挡平顺、底盘滤震性出色,在同级别中的表现属于上游,除了换挡慢一些,很难对宋Pro的行驶挑出什么毛病来。
最为关键的是,以上三点都是建立在8.98-11.98万元的售价、全系自动挡的基础之上,相比同级主流紧凑型SUV自动挡车型的售价要便宜很多。这也就构成了比亚迪宋Pro的核心竞争力。
写在最后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宋Pro的成功得益于比亚迪对于市场和自身品牌价值的正确认知,产品有诚意的同时也没有盲目高价销售。从实际结果来看,市场也给予了比亚迪回报,所以,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之中,性价比仍然是自主品牌突围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