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武义传媒中心-武义新闻网
记者 李滢洛 通讯员 陈晓斌
近日,中国网球协会发布的一条消息让壶山小学的师生欢喜雀跃——由壶山小学培养输送至浙江省网球队的学生陈言朗,通过了上海为期一周的训练选拔,正式成为了中国青少年网球队的一员。这是壶山小学继国家男子排球队队员马俊;国家女子排球队二传手管菁菁;国家女子柔道队主力队员赵钰之后的又一位“国字号”运动员。从2011年开始,壶山小学开始“乐读文化”校园的建设,培养壶小的孩子成为“学有所成、玩有名堂”的学生,科技、体育、朗诵等特长生层出不穷。
2014年秋学期,短式网球成为乐学科目之一,当年10月,毕业于浙师大网球专项老师来琛从乐读网球班中挑选了一批身体条件较好的学生,组建了壶山小学的第一支网球队。其中,陈言朗就是壶小网球队的第一批队员。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富有网球天赋的他,加上勤学苦练,完成“三级跳”,多次拿下金华市、浙江省乃至全国各类短式网球、过渡网球的冠军。“能入选中国青少年网球队,确实让我们感觉到了出乎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意料之中”,陈言朗的启蒙教练来琛坦言道。
在陈言朗四年级的时候,来琛曾经带他去过一次浙江省队,希望能让他得到更好的训练。可是对于没有任何输送经验、没有任何引路人指点的情况,想让一个小县城的娃娃进入省队这个大平台训练何尝容易。在好不容易拜托了省队教练帮忙看看陈言朗是否是个好苗子后,教练只回复了一句“先带回去继续练吧,有机会我会通知你的。”那时候陈言朗只有10岁,可聪明的他何尝不知道这句话就是代表着自己还不足以优秀到进入省队训练。“在杭州回来的路上,我们一车人都一言不发,失落的气氛笼罩在整个车内。一方面我责备自己没用,为不能把队员送到更好的平台训练而懊恼。另一方面我也能感受到这个从来都是充满自信的小孩身上散发出的从未有过的失落感”想起吃闭门羹的一幕,来教练不禁感慨。
回到武义的时候,反而是陈言朗先说了一句话,这句话让来教练毕生难忘:“教练,我想回去再练练,可能是因为我太小了,所以省队不要我。长大了以后,他们就会要我了。”
正是凭借着这句“我想再练练”,陈言朗身上这股不放弃的劲头感动了教练和父母。回校以后,他与教练加倍的花时间训练,每天下午第二节下课,他妈妈就接他到球场开始训练。在完成校队训练后,他还会留下来再开开“小灶”调整一下技术细节的不足。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五年级,他斩获了浙江省青少年总决赛的男单冠军,随后又有幸参加了国家青少年后备人才冬令营,得到了国际网球巨星李娜的点拨。因为获得了省内总决赛冠军,陈言朗参加了浙江省网球队组织的全省青少年运动员选拔,在那次选拔之后,他终于获得了进入浙江省网球队长期集训的机会,师从齐霄教练接受更好的指导。
进了省队,他更加珍惜训练的机会。在所有队员里,他是年纪最小的。当队里师兄训练顾不到他的时候,他就一个人默默的在旁边练习挥拍;他也深知自己因为年龄小,无论从力量还是技巧上都占不到便宜,所以每当教练要求练十组的时候,他都会偷偷的练十一组、十二组;手上和脚底磨出水泡之后自己把水泡一剪缠上绷带后就继续练;碰到肌肉劳损,他都会自觉地在六点半起床,独自去校医院接受理疗,为的就是不耽误上午的训练;一个月磨透一双鞋子更是常态;
老天总是会眷顾一些努力的人,在参加了今年的几站全国积分赛之后,陈言朗收到了中国青少年网球队预备队选拔训练营的入场券。经过了一周的训练,训练营的专家组根据全国青少年积分排名、训练表现、未来发展潜力、体能测试以及伤病筛查等综合因素考评后,正式公布了中国青少年网球队队员名单。陈言朗的名字出现在名单中,开启了他崭新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