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75跟CS75 PLUS差别在于:“勤俭持家选75,享乐主义选PLUS”
2019-11-18 16:51:31   

相信很多人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第一次看到长安CS75 PLUS官图时觉得很惊艳,而在后续部分媒体实拍图露出后又感觉一般般。这种感受有些类似领克01实车和照片的落差感,但不同之处在于,对于领克01的特殊造型,消费者要么爱要么毫无兴趣,而长安CS75 PLUS不太上相的原因是激进的线条和立体感很难通过图片完全展现。

站在长安CS55车主的角度,长安CS75 PLUS能否在底盘调教之外展现出更多吸引消费者的竞争力是情报局在试驾之前最大的疑问。尤其是考虑到12-15万售价区间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推出了高端定位的SUV车型,CS75 PLUS所面对的竞争环境要比当年CS75恶劣的多,显然不能仅靠性价比、品质等卖点突出重围。

这其实是长安丰富产品线的做法,保留产品力相对优秀及成本易控的旧车,跟新车高低搭配,达到更好的销量目的。CS75 PLUS也承担了长安高端化的担子,通过产品力大幅度提升满足中国消费升级的趋势,所以CS75跟CS75 PLUS我们可以理解为“勤俭持家选75,享乐主义选PLUS” 。

也许10年不会过时的设计

CS75 PLUS 外观以动感、前卫为主。前脸设计元素丰富,类纺锤形大嘴、粗旷的网状结构格栅、巨大的侧进气格栅、熏黑的设计、红色装饰条,组合起来十分激进、运动,头灯也很出彩,细长的灯带看起来很精神。

侧面设计很用心,CS75 PLUS不仅使用了贯穿式镀铬,还有悬浮式车顶,高配车型搭配后隐私玻璃,看起来会更有质感,前翼子板跟侧裙的红色饰板加强了动感。

尾部有两个比较吸睛的地方,一个是凤凰火焰尾灯,点亮后十分艳丽,再一个是鱼鳍式高位刹车灯跟仿碳纤维材质的尾翼,都给尾部增添了相当的动感。

内饰主要是以豪华、科技为主,并尽可能保证简约。用料很下本,软材覆盖区目测达到了宣称的80%用量,无论是搪塑还是皮革的手感都算细腻,拉丝面板非亮面纹路,看起来更有温度。

非常大胆的黑红撞色设计,冲击力不亚于前脸的视觉效果,整体的豪华感相当明显,比某日系豪华品牌还要豪。

中控基本“屏幕化”,物理按键多数被取消,高度简约之余还有相当的科技感。仪表板跟中控屏幕两块屏幕很大,环抱主驾的设定提高了操控便利,温度控制及驾驶辅助用按压式触控板取代。

视觉效果确实得到提升,反馈式触控效果也不错,只是温度控制被集成到屏幕上,调出过程略显繁琐。

前排使用便利性总体不错,区域划分清晰并且相当就手,但也有提升空间,例如增加USB接口、档把周围增加储物槽。

特别要说的是,扶手箱内设置了空调出风口,起到小冰箱的作用,真是“巴适得很”。

后部空间方面表现挺好,后座靠背可调,能轻松找到适合的坐姿,没有地台突出,加上较为陡直的出风口,中排也有不错的乘坐舒适性,而后排支持4/6放倒,基本实现纯平效果,载物表现同级优秀。

驾驶体验相对优秀,转向有三种力度可调,但标准模式基本够用,轻重适中,阻尼线性,回中自然,高速稳定,虽然初段有一点点响应不足,但整体指向较为精准,匹配线性的刹车、油门,开起来比较接近日系车的自然轻松,不需要刻意的去琢磨新车习性。

悬架的支撑力充足,侧倾抑制明显,高速匝道六七十通过,车内人员都能安稳的坐着,车身也很紧致,快速切线、变道不存在拖沓的感觉,整体性较好,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操控需求。当然啦,配合2.0T的动力,开起来肯定会更加痛快。

智能化方面,1.5T尊贵型配备了并线辅助系统、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系统、自动紧急刹车(仅识别车辆)等配置,而2.0T顶配车型上会有APA5.0遥控代客泊车系统(下车后全自动入位)以及L2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简单体验了下全速域ACC,加减速较为细腻轻柔,乘坐体验很舒服,例如只要前车有明显减速,车距较大也会开始悄悄减速,不会出现刹车点突然加大制动力让人感到不适,当然加速时也不匆忙,车距再大都比较佛系,挺有专车司机的样子。最后,CS75 PLUS总体上给人留下“非常用功”的印象,方方面面都做得比较用心。

尤其是动力匹配及设计水平,虽然还存在改进的地方,例如后排的舒适性,但多方面还是比部分核心竞品更加出彩,包括部分合资品牌。

也有位CS75车主朋友,5年时间总里程11万多公里,期间除了一次钣金,没有进行过任何维修,算是挺可靠省心的产品,所以就目前试驾到的新车素质而言,加上长安一贯的品质表现的话,我们还是比较看好CS75 PLUS未来的市场表现,也建议各位朋友可以到店试试。

24小时服务法律热线:0531-8096167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9 莱芜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