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点名媒体抨击,当年二线国产品牌,如今岌岌可危,熟之过?
2019-11-06 14:08:13   

我国在汽车工业发展早期,凭借夏利、奥拓等众多“低质低价”产品迅速发展,到了20世纪初期,国内汽车工业发展态势良好,涌现出长城、吉利等一系列优秀自主品牌,然而二线自主品牌像力帆、众泰也在温室环境中如鱼得水。

然而在时间的发展中,车市处于寒冬,二线自主品牌短板暴露无遗,力帆近几个月一直是热门话题,虽然官方澄清力帆并没有破产,但是负债178亿,负债率78.3%,真实感受到尹明善“头大”。

力帆的发展不难预见,民营资本发展是艰难的,虽然在早期享受到国家政策,或者说2015年开始受到国家政策补贴新能源,都是企业积极转型的方面,而从力帆的小型车、SUV、轿车上就可以发现,还是走着老路子,虽然在产品设计上迎合运动化的需求,但后期质量着实表里不一。

再者,力帆的品牌影响力虽然国人周知,但大部分在华消费者还是将力帆、众泰归为一类,或许在消费者眼中,“力帆有些不上档次”,并且现今最显著的就是消费水平升级之后,消费者对车型的要求越来越丰富,单靠廉价吸引消费者是行不通的,而力帆的营销始终在以“低质低价”迎合市场,此类做法最终导致品牌形象沉入谷底难以翻身,刚开始消费者可能会被价格吸引,但后期真是有些“看不上”这个牌子。

当然企业经营层面也是问题,首先今年的庞大经销商,负债率高达80%以上,银行一抽贷,曾经建立起的“经销商帝国”瞬间瓦解,力帆也是如此,负债率78%,就像给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再次寒冬之际,焉能不受影响?

我们都希望自主品牌能蓬勃向上发展,政策对力帆也是“不抽贷”,证明力帆还是有回旋的余地,力帆此次困境,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归于企业自身,庞大的负债率拖着流动资金,在企业向电动化、高端化转型的时候,没有乘上东风,在国五向国六过渡的时候,没有积极更新产品,当然最根本的还是“没钱”!之后力帆将如何力挽狂澜,让我们拭目以待!

24小时服务法律热线:0531-8096167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9 莱芜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