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糖过多不只是引发高血糖,还会让这个大并发症高出3倍
2019-11-04 12:45:25   

患上了糖尿病,就意味着要和血糖水平展开一场长期的拉锯战,血糖的平稳是每个糖尿病患者追求的一致目标,只有血糖稳定了才能避开可怕的并发症。那么平稳血糖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学会“吃糖”,学会这个习惯,让你很难出现并发症!你知道么?吃糖会上瘾的哦!

研究表明:当你食用含糖多的食物时, 你的味蕾、肠道和大脑都会敏锐地注意到它。

这种对大脑犒赏系统的激活与身体对酒精或者尼古丁的上瘾并没有什么两样——糖的过多摄入会触发脑内多巴胺分泌量激增,这是一种控制快乐的神经递质让你开心。

血糖降低后,身体会渴望那种“幸福感”于是再吃,形成“糖上瘾”并且会使你渴求更多。有专家研究表明糖和酒精一样可令人上瘾。

身体需要糖,但没必要去吃糖!

其实我们平常吃的米饭、水果、蔬菜里面就有糖,也就是碳水化合物。

而现代工业大量添加在饮料或甜点中的精致糖(添加糖)是空有热量,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的“毒药”! 汽水、果汁、糖果、蛋糕和饼干,甚至含奶甜品、乳制品(冰激凌、含糖酸奶)以及早餐谷物中,都隐藏着精致糖(添加糖)的身影。

尤其是果糖因为化学结构不同,进入身体后倾向留在肝脏,接着转成三酸甘油酯再合成脂肪存起来。也就是说相当于你每喝一口饮料就多一点脂肪!

食物中的葡萄糖会被体内的每一个细胞代谢掉,而果糖作为含糖饮料和糖果的主导成分主要由肝脏代谢。研究表明,当有过多的糖需要肝脏代谢时,多余的糖就会转化为脂肪。

胰腺负责产生胰岛素来去除血液中多余的糖,肝脏和胰腺在糖代谢过程中有着微妙的沟通,而过多的糖会造成这种沟通的紊乱。这种紊乱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这是爆发糖尿病的前兆,具体表现为身体变得对胰岛素不敏感,血糖升至危险水平。

世界卫生组织强烈建议摄取精致糖的量,不要超过每天所需热量的10%,最好是5%以下!大约54克的糖。

而可乐铝罐大约40克,塑料瓶的大约64克,也就是说一罐可乐就已经超标了!

摄糖多的罹患心血管疾病早逝的风险,较一般人多出3倍。

糖对于心血管的危害并不亚于盐和脂肪,甚至影响更大 !

美国疾病管制局(CDC)提出「限糖」警告,因为根据他们大规模的研究指出,摄取过多糖分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早逝的风险,较一般人多出三倍。而且即使是瘦子,糖分吃太多一样会造成致命心脏病。

糖让人血压飙高,对身体不好的低密度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含量增加,并引起心脏的发炎反应。糖除了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外,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而且血管长时间浸润在高浓度的血糖中,血管内壁也会被‘糖水’腐蚀得千疮百孔,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对他们的危害更是致命。有数据表明,约七成糖尿病人最终死于心血管意外。

而且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时,常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或心率增加,且血糖波动幅度越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越高。

6件简单的事,避免糖损害!

你可以做6件简单的事情来避免和扭转损害:

1、避免含糖饮料,所有葡萄糖和果糖字面上都是对你健康系统的攻击,平常生活中尝试喝茶或苏打水。

2、仔细阅读商品标签,加工食品很方便,但它们通常富含精致糖,营养不足。

3、锻炼一点。看起来可能不多,但是每天散步有助于减轻压力,控制血糖(和致瘾渴望)。

4、不要相信加工过的“低脂”食物。那些所谓的低脂或者食物丢失的脂肪通常被盐和糖取代,你的身体在食用后只是将添加的糖转化为脂肪。

5、吃更多的纤维。每天至少吃25-30克纤维。富含纤维的食物通常富含维他命和抗氧化剂,使你感到饱胀。

6、加强心血管相关监测。糖摄入带来的血糖波动最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相关并发症!而且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对于心绞痛、胸闷胸痛等症状感觉不敏感,很可能错过身体发出这些“信号”,因此利用现代科技产品进行科学客观的监测也是十分必要的。

24小时服务法律热线:0531-8096167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9 莱芜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