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消息,今天是中国女排世界冠军曾春蕾的30岁生日,有记者近日采访了“大花蕾”,揭秘了她充满坎坷却又勇敢坚持的排球人生。
曾春蕾,1989年11月3日出生于北京石景山的一个家庭,家境很不错,父母并不是练体育的,母亲随便一个手提袋就是Dior,价值数万元。
曾春蕾的名字中“蕾”来自于她最爱的奶奶,父母最开始给她起名“春蕊”,奶奶和邻居们却叫她“花蕾”,觉得这个名字更阳光,于是上户口时就按照奶奶的意见给改成了“春蕾”。
花蕾从小就和奶奶亲,但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奶奶不幸因病去世,为了让花蕾安心备战奥运,父母家人都将曾春蕾瞒在鼓里。直到奥运会结束后她回到北京才获悉了这个噩耗,哭得死去活来。不过,她也更喜欢被叫花蕾了,因为那是奶奶留给她的念想。
如今曾春蕾的性格开朗活泼,不过2004年刚进国青时,她可是个性格内向、皮肤黝黑的小姑娘。如今亭亭玉立的大花蕾回忆,“我小时候条件不好,又矮又胖,就是小黑胖子,查骨龄也不理想。”
2004年雅典奥运会,15岁的曾春蕾在电视机前观看北京女排师姐冯坤在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队里的前辈冯坤和薛明是她的榜样。从一传防守到进攻、拦网,她练得很辛苦,也很执着,希望有朝一日也能站到奥运赛场上。
2006年,曾春蕾做过一次左膝关节手术,取出了碎骨,当时17岁的她一度对自己的排球未来感到绝望。她好胜心强,如果做不到最好,她宁可不做。当时,曾春蕾曾接到美国大学的邀请。
在女儿人生的关键路口,父亲的话起到了关键作用,父亲告诉她,当运动员的岁月一辈子可能只有一次,上学以后还有机会,而很多东西尚未实现,还没有进到国家队。爸爸的话,让曾春蕾倔强的劲头上来了,克服了伤痛,直到参加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
从2014年世锦赛亚军,到2015年顶替临阵退赛的惠若琪担任队长捧起世界杯冠军奖杯,曾春蕾感恩的是女排主教练郎平,“郎导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标志,她给我看到的是对排球的敬业精神,是对排球的执着,对工作的毅力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就是精益求精做事情。当时我跟随郎导征战,反而有一种和郎导相依为命的感觉。虽然输了一些球,但每场输球很清楚,自己的进步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和郎导在一起,赢球赢得明白,输球也输得明白。”
2016年里约奥运会,曾春蕾因为伤病后恢复状态平平最终无缘12人名单,也错过了奥运金牌,对此,她表示,“有时伤病来得不是时候,这会让我力不从心,有些遗憾肯定会有,要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许多事情也是人生的经历。大家觉得有些东西是道坎儿,我没觉得,我主要看能带给我什么积极的东西。”
最近两年,曾春蕾同龄队友不是退役,就是组建家庭,饱受伤病折磨的曾春蕾却选择了重回赛场。她说:“师姐冯坤的一番话对我触动很大,她和我说,工作什么时候都会有,但是打球这件事情如果放下了,以后再想回赛场就回不来了。”
她充满自信的表示,“我从来不去想没有发生的事情,我的职业生涯也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