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推手”,两者并存时冠心病、心梗、脑梗的风险进一步增加,其危害是1+1〉2,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而言,强化降压比强化降糖获益更多,降压与降糖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认为,糖尿病伴有高血压的患者严格控制血压的目的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危险,而糖尿病患者血压的控制目标是〈130/80mmHg。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市面上品种繁多的降压药,并不是都适合糖友们服用,有的降压药甚至会使血糖升高,那么糖尿病患者又该如何选择?有哪些药物既可以有效降压又对糖代谢没有影响呢?下面,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赵海滨医生跟大家详细讲讲糖友们该如何选择合适的降压药。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不同于单纯高血压,主要特点如下:
1.相当多数量的患者表现为单纯的高压增高,血压压差值变大,更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如突然站立时发生眩晕,严重者甚至晕厥。
2.尿蛋白含量增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水平是单纯高血压患者的100倍以上,尿蛋白的含量会直接影响糖友们肾脏的健康。
3.休息时心率过快。高血压伴有高血糖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即使处于休息状态心跳也非常快。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降压药物选择: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积极进行降压治疗,一旦血压超过130/80mmHg,应当立即服用药物降压。在药物选择上,要优先选择降压效果肯定且对糖代谢影响小的长效制剂,还应考虑降压药有无靶器官保护作用,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
No.1首选药物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普利类降压药不仅降压效果肯定,还能扭转心室重构,减少尿蛋白含量,改善肾功能,且长期应用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对心脏和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可作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尤其适合高血压伴有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心力衰竭及左心室肥厚的患者。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ARB和ACEI类似,既能有效降压,还可显著改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发糖尿病的发生率,因此,ARB和ACEI一起被推荐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代表药如缬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厄贝沙坦等。与ACEI相比,沙坦类药物不良反应少,不会引起干咳,对于不能耐受ACEI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选用ARB。但需要注意,普利类和沙坦类这两类降压药不能联用,常常只选择其中一种作为首选,搭配其他类型降压药使用。
No.2可选药物
钙离子拮抗剂(CCB)
地平类降压药起效快,药效强,不仅可以有效降压,而且对血糖、血脂代谢无影响,还能降低尿蛋白含量,改善肾功能,适用于中重度高血压和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但需注意,短效钙离子拮抗剂(如心痛定)可以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引起颜面潮红、头痛、心悸、脚踝水肿等不良反应。因此,应优先选择降压作用更平稳,副作用相对较小的长效制剂,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
No.3慎选药物
1.β受体阻滞剂
洛尔类药物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严重时可能诱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该类药物亲脂性越强,对β受体选择性就越低,对胰岛素抑制作用越强,越易导致高血糖,此外,还可掩盖低血糖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故一般不作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降压药,常常用于心率偏快同时伴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相比之下,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对糖、脂代谢影响相对较小,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冠心病事件的风险,高血压伴高血糖的患者可慎用。
2.利尿剂
该类药物降压作用缓和,小剂量用药对糖、脂及电解质代谢无不良影响。但是,倘若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血尿酸升高,并影响血糖、血脂的代谢。利尿剂的排水作用,可以看做是一个浓缩的过程,服用利尿剂后,血容量减少,体内的血糖浓缩,血糖浓度会相应上升。因此,利尿剂一般不作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例如:噻嗪类利尿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低血钾,从而抑制胰岛素分泌,升高血糖;此外,其对胰岛β细胞还有直接毒性,可刺激α细胞,促使高血糖素的分泌。因此,不推荐糖友们使用,若必须使用,只能小剂量或与其他类型降压药联合应用。
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选用药物要考虑全面,不可盲目滥用,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选择用药,并坚持长期服药,不能自行停药。由于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所以服用降压药后由卧位坐起或站立时,动作一定要慢,以防发生晕厥。
出诊时间
周二上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本部
周三上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二七院区
周四上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赵海滨)
#东方医院中医说# #清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