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痛风,高尿酸血症造成的不良后果,你还了解哪些?
2019-10-25 10:52:06   

根据有关流行病学的数据分析,与糖尿病、高脂血症相比,同属代谢性疾病的高尿酸血症,发病年龄是最年轻的。青年男性是高尿酸血症发病的主要人群,最小发病年龄是35岁左右;女性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年龄较晚,常常发病于绝经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尿酸浓度升高的人数会越来愈多。在我国老年人中,尿酸指标异常的比例占到24%以上。

提到高尿酸血症,很多人会与痛风联系在一起。事实上,痛风只是高尿酸血症最直观的一个后果。痛风的发病是很多人难以承受的,所以给人的印象也是最深的。但是,仅凭感觉来认识高尿酸血症是远远不够的,血液中尿酸浓度的升高造成的不良后果还有很多:

1、尿路结石

尿酸盐的结晶不仅会沉积在关节部位,随着尿液中的尿酸浓度增加,还会沉积到尿路中,形成尿路结石,增加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病率;

2、慢性肾病

高尿酸血症会直接引起肾小球动脉微血管的病变,增加了慢性肾病的发病风险;

3、心血管疾病

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大幅度增加,血液中的尿酸浓度每增加1mg,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男性会增加48%,女性会增加126%;

4、糖尿病

长期的高尿酸状态,会损伤胰岛β细胞的功能,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增加了68%;

5、高血压

有研究发现,血中尿酸浓度每升高1mg,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就会增加23%。由于高尿酸血症发病年龄较轻,因此血尿酸浓度可以提前“预报”高血压的发病。

临床实践发现,血尿酸浓度超过420umol/L的人群中,只有约5-15%的患者会在未来5年发生急性痛风。血尿酸浓度的升高,对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却是无时不在的,只不过这些影响相对都是“慢性”的,在10-15年的时间内都不会出现症状,因此不被很多患者所重视。专家指出,高尿酸血症患者无论有无症状发生,都需要采取积极的降尿酸治疗。

海产品、高蛋白、高胆固醇等食物摄入比例的增加,是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增加,发病年龄年轻化的主要原因。除了接受药物治疗之外,高尿酸血症患者应该采取以下饮食控制原则:

1、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动物内脏(心、肝、肾、脑和肠等)、贝壳类海鲜、鳗鱼、鲱鱼、鱼卵、鱼皮、虾米、鹅肉和发酵粉,都是高嘌呤含量的食物;

2、不要喝酒和含酒精的饮料

酒精不仅会增加身体产生嘌呤物的数量,还会抑制尿酸的排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好能够戒酒;

3、控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高糖、高淀粉、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都属于高热量食物。这些食物虽然不是高尿酸血症的绝对禁忌,但食用时应以不增加体重和肥胖程度为标准;

4、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和乳制品

这些食物本身所含的嘌呤量和热量都很低,富含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促进尿酸的排泄,有利于降尿酸治疗

5、避免服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

这些药物包括了阿司匹林、利尿剂、胰岛素、糖皮质激素、洛尔类降压药等,高尿酸血症患者要谨慎服用。

24小时服务法律热线:0531-8096167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9 莱芜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