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分为心气虚、肺气虚、肾气虚、脾气虚、肺气虚,5种不同特质
2019-10-10 12:59:22   

医生,我怎么老是全身乏力,很容易疲惫,我是不是气虚啊?我是不是可以吃参类补补气啊?有不少读者向笔者这样反应,其实有的人是假气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读者经常窝在家里当“宅男”、“宅女”,缺乏锻炼造成的,中医说久卧伤气,这类人如果去锻炼下,出出汗,也许就不会觉得疲惫乏力了。那我们今天就来说说气虚,让大家心里有个谱。

气虚是指元气不足,气的推动、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从而导致相关脏腑功能减退,出现神疲、乏力、气短、脉虚为主要表现的症候。引起气虚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饮食失调,水谷精微不足,导致气的来源不足;二、大病或久病之后、年老体弱、或烦劳过度等以致脏腑机能减退。气虚临床常见证有心气虚证、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胃气虚证。接下来我们就依次来详细介绍下。

1、心气虚证:多为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或先天足不足、脏器缺损所致。临床症见为心悸、胸闷、气短、自汗,上楼梯、稍微重点体力活上述症状就加重。

治法:补益心气;代表方剂:养心汤。

2、肺气虚证:多因长期咳嗽迁延不愈;或脾虚失运,生化不足,肺失去濡养。临床症见为咳嗽无力,甚至喘,活动后加重,咳痰清稀,声音低微,容易感冒。

治法:补益肺气;代表方剂:补肺汤。

3、脾气虚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饮食不节,或劳累过度,或日夜忧思,或吐泻太过。临床症见为不想吃东西,腹胀,吃东西以后腹部更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大便不成形。

治法:益气健脾;代表方剂:六君子汤。

4、胃气虚证:多饮食不节,或劳累过度,或久病失养所致。临床症见为胃隐痛、痞胀,按着自觉舒服,食欲不振,或者进食后疼痛可得到缓解,嗳气。

治法:益气和胃;代表方剂:香砂六君子汤。

5、肾气不固证:多因年老体弱,或先天禀赋不足,或防老过度,或久病劳损。临床症见腰膝酸软,耳鸣;小便频,且清长,或夜尿多,或排尿余沥不尽;女子月经淋漓不尽,或带下量多,或容易滑胎;男子易滑jing、早xie。

治法:补肾固气。代表方剂:若膀胱失约,则选择桑螵蛸散;若精液不固,则选择金锁固精丸;若胎元不固,则选择泰山磐石散。

心得:气虚可导致多种病例变化,可导致血虚、阳虚、痰湿、湿热、水停,且易感受外邪。所以笔者文章开头中提到的有些患者适合不适合单独吃参类,还是得根据每个人的症状、舌苔、脉象来,以免误入歧途。

24小时服务法律热线:0531-8096167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9 莱芜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