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蟹只知大闸蟹?你知道你错过了多少美味吗
2019-10-10 12:45:54   

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一年食蟹时。秋季是吃货们的狂欢季,不光各种作物的果实都开始成熟,动物们也都在为了过冬做准备疯狂进食,个个变得膘肥体壮,我们今天的主角——螃蟹也有很多种类在秋季非常肥美,这就让我们这些好(hào)吃的智人大饱口福。

广义上的螃蟹有将近6500种,分类学上把他们分在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十足目短尾亚目,而我们吃货基本不遵循分类学,只把螃蟹分为能吃的和不能吃的。在能吃的螃蟹里,又根据他们的生活环境,将其分为河蟹和海蟹。大闸蟹

说到河蟹,绝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也就是大闸蟹。

说到这大闸蟹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民国作家包笑天在《大闸蟹史考》中解释的,闸是捕蟹的工具,用这种工具捕捉的蟹,就称之为大闸蟹;另外一种说法则认为闸是“煠[zhá]”的通假字,煠是指烹饪方式,渔民捕到螃蟹就用水煮着吃,这种煮着吃的螃蟹就被命名为煠蟹。

一盘蒸熟的大闸蟹。

吃大闸蟹,以前京津地区讲究“七尖八团”,南方则是“九月尖脐十月团”,月份都是农历月份,当时的大闸蟹主要是捕捉的野生螃蟹,现在由于螃蟹养殖技术的发展,几乎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品质还不错的大闸蟹。大约在中秋以后,母蟹的品质达到最佳,十月中旬以后,公蟹也到了最肥美的时节。

左尖脐为公蟹,右圆脐为母蟹。

吃大闸蟹,主要吃的是蟹黄和蟹膏。母蟹的“蟹黄”是橙黄色的肝胰腺和桔色的性腺(卵巢),而公蟹的黄也是肝胰腺,蟹膏则是副性腺。高品质的大闸蟹,肉质饱满,俗话叫“顶盖儿肥”,黄和膏吃起来都有甘甜感,如果品质不好的大闸蟹,会有苦味或者咸味。随着现在大闸蟹养殖水平的提高,是可以通过人工投喂大量动物性饲料的方式育肥保证螃蟹肉质肥美,黄膏甘甜。

高品质公母蟹蟹黄、蟹膏分布图。

高品质双壳蟹。

大闸蟹的烹饪方式很多,比如清蒸、水煮、醉蟹、葱姜炒、年糕炒、香辣炒、咖喱煮等多种做法,大闸蟹只要保证鲜活肥美,各种方法烹饪得当都会很美味。我个人最推崇清蒸的方法,清蒸能最好的保留螃蟹原本的鲜味,吃的时候佐以姜醋汁,可以去腥提味。另外,醉蟹也是我比较喜欢的。

醉蟹。

当然,还可以费点儿工夫做成秃黄油。梭子蟹

除了大闸蟹,另外一种市场上常见且好吃的螃蟹当属梭子蟹了。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梭子蟹是一大类螃蟹的通称,它们都属于软甲纲十足目梭子蟹科,由于其头胸部(就是螃蟹壳)左右两侧延伸成刺状,就像以前织布用的梭子,故而得名。除此以外,梭子蟹还有一个特点,它们的最后一对足与其他三对步足差别很大,演化成桨状,称为“游泳足”。三疣梭子蟹

北方市场,最常见的梭子蟹就是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这种螃蟹因壳上有三个小突起而得名。

三疣梭子蟹的体型比大闸蟹大不少,一般市场上6~7两规格的都很常见,在海鲜市场上偶尔能也看到1斤左右的个体。三疣梭子蟹也有黄,但是我倾向于吃肉,和大闸蟹肉的抠抠缩缩不同,大规格的三疣梭子蟹可以直接大快朵颐,尤其是连接游泳足的那一组肌肉,一口都吃不完。

红艳艳的梭子蟹。远海梭子蟹

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长得和三疣梭子蟹有点像,但是它背甲上没有三个小突起,而且螯足(也就是大夹子)更为细长。雄性的远海梭子蟹身体上会有鲜艳的蓝色,故商品名也叫“蓝花蟹”,而雌性远海梭子蟹就显得黯然失色了,体色基本是棕褐色。

亮眼的蓝色。

我个人认为远海梭子蟹的肉质较三疣梭子蟹更加细腻一些,肉味也更加鲜甜,相同规格的远海梭子蟹价格也会更高一些。

远洋梭子蟹。锈斑蟳

帝王蟹主要吃粗壮的蟹腿,那里边是满满的蟹肉,口感紧致而弹牙,味道也很甘甜,不管是清蒸、碳烤、刺身都一级棒。我曾经尝试过一种做法,蟹腿先蒸熟,然后剥皮葱姜炒;蟹壳内的肉剔出剁碎,打入蛋液内一起隔水蒸蛋羹,整只螃蟹一点儿没浪费。

这么多肉,怎么做都好吃!

上面介绍的几种螃蟹,大多是市面上常见的、吃起来肉多、味道比较好的,还有一些诸如长眼看守蟹、逍遥馒头蟹、美国蓝蟹等,要么不常见,要么壳厚肉少、要么多是冻货少有活的,就不一一赘述了。世界上大约6500多种螃蟹里,其中有一些螃蟹是有毒的,比如铜铸熟若蟹、正直爱洁蟹等,一旦误食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大家如果见到没见过的螃蟹,需要谨慎,不要随意食用。

今天最后的最后

大家一起来聊聊你最喜欢的螃蟹种类和做法吧!如果有私人珍藏的菜谱、吃螃蟹地点,也欢迎安利给大家哦~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24小时服务法律热线:0531-8096167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9 莱芜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