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尔夫4看汽车设计的进化
2019-09-29 14:55:53   

对于北方的孩子来说,高尔夫绝对是一台绕不开的情怀车。这不,前段时间我的同事为情怀买单,入手了一辆极品车况的黑色高尔夫4(以下简称高4)。

这是一台2003年生产的CKD(CKD(Completely Knock Down)是贸易专用名词,指全散装件CKD是以全散件形式作为进口整车车型的一种专有名词术语)车型,搭载的是高转取向的五阀发动机,是最早的一批国产高尔夫了。

虽然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台高4仍属于经久耐看的类型,但从车身的设计来看,很明显这已经是上一个时代的产物了。要知道高4 的上市时间是1997年,而高尔夫的设计周期一般是6年,所以这台车应该是个妥妥的90后。

那现在的车型与90年的高4相比在设计层面做了哪些改变呢?我总结了如下几个方面:

No.1防擦条不见了!

防擦条顾名思义就是减轻车辆轻微剐蹭,以免对车漆造成伤害的。这在90年代的车型上尤为常见。

(高4车身四周全部由防擦条)

虽然防擦条是个好东西,但是现在的车型越来越追求硬朗的线条,再使用这种圆圆的防擦条的话车身的整体感将弱化很多。此外,倒车影像、倒车雷达的出现已经使碰撞的几率降低很多了。所以,车身防擦条似乎也就显得比较多余了。

No.2灯罩材料发生了变化

90年代的车多采用玻璃制的灯罩,而现在大灯的灯罩多采用树脂材料注塑成型。

像我之前的捷达王就是采用玻璃灯罩。玻璃灯罩的优点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不会出现发黄和龟裂的情况,缺点是大灯总成重,制作成本高,灯罩韧性差易损坏。

上图中,宝马E46的塑料灯罩就出现了发黄和龟裂的情况,可想而知当时的技术还无法实现产品的稳定耐用。

No.3 转向灯移到了反光镜上

将转向灯集成到反光镜上使转向灯的位置更高,也更加的靠近车辆的外侧,更便于其它车辆的驾驶员观察。

最早应用“外后视镜转向灯”这一设计的量产车是1998年上市的第四代奔驰S级。

No.4 高4的“小耳朵”不见了!

高4上有一个有趣的设计就是它的右侧反光镜明显小于左侧。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欧洲是严禁右侧超车的,并且变道要求司机回头观察,所以右侧的不需要太大。高4作为一款CKD车型原汁原味的保留了下来,后来随着国产化率的提高,左右两侧的后视镜就变成同样大小的了,更加符合用车习惯。

No.5 汽车功能更加集成

(第五代Polo)

翻动大众车标,后备箱就可以打开了!

No.6 “鲨鱼鳍”造型的收音机天线

高4的车顶矗立着一根长长的天线,而现在汽车多数都采用鲨鱼鳍天线了。

No.7 车门门板使用了对称的造型

(主驾驶侧车门)

(副驾驶侧车门)

高4的主副驾驶的车门内饰板并没有采用对称的设计,估计是如果主驾驶侧采用了斜拉式的门把手,设计师就不知道该如何设计按键位置了!

到了高6时期,设计师明显就有经验多了!

No.8 “粘人”的内饰涂层取消了!

2005年的时候,这台高4的落地价要13万元,内饰全部是塑料件怎么能行。大众聪明的给高4表面喷涂了一层软性的图层,没想到这层图层的耐用性不好,15年过去了现在变的非常粘手,还有不少的灰尘粘在上面。

(涂层的划痕很明显)

设计的复杂就容易损坏,后排的杯架都没怎么用过就已经坏了。

No.11 安全带的高低调节更加方便

高4的安全带高度调节需要用手按下去再进行上下滑动,非常不方便。

Polo的使用便利性明显要更好一些。

通过以上的举例不难发现,高4上面的很多设计都进行了极大的优化,汽车上的诸多设计都在结构上变的更加简单,空间利用率增加,耐用性提升同时成本还进行了降低。

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和汽车生产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是推动这一进步的关键,这就是设计的力量。

24小时服务法律热线:0531-8096167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9 莱芜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